您好,歡迎來到HopeTrip旅行網!
|
WeChat我們
關註HopeTrip
關註有好禮
WeChat號:hopetriphk
WeChat名稱:hopetrip旅遊網
| 幫助中心 | 收藏網站 | 線上客服
HopeTrip>旅遊資訊中心>中國>廣東>深圳>深圳攻略>深圳旅遊攻略>鵬城歷史文化遊玩攻略旅遊攻略

鵬城歷史文化遊玩攻略旅遊攻略

收藏 糾錯 瀏覽次數:0 0人參數
分享到:

  如果要瞭解一個城市的古往今來,那麼名勝古跡和歷史紀念館恐怕是最適合的地方瞭。雖說深圳是年輕的城市,但也有相當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開展一段歷史文化之旅,就能更全面地瞭解這座騰飛的鵬城。

  赤灣

  赤灣歷史上“舟船成市,車騎如流”的繁榮景象,曾是當時珠江河口天然港灣的寫照。這一點經過建港初期挖泥,在海底五米深處同一平面挖掘出多條沉船得以印證,今天估計是在相當於鄭和下西洋的明朝永樂年間遭臺風沉沒的木船。隻可惜歷經戰亂、內憂外患、海禁閉關、年久失修,開發前夕灣內已淤平到低潮時全面“幹出”。

  進入改革開放年代,赤灣港開發,才使荒蕪的漁村重新煥發青春,使赤灣建成崛居珠三角“停泊巨輪商賈雲集”的優良河口港。建港初期,作為拆遷補償赤灣村民祖祖輩輩營造的良田和臨海舊居,為他們修建瞭28幢雙層樓房,在喬遷新居時,還贈送每戶一幅組合磁牌,題名“赤灣江山如此多嬌”,用以幢憬背靠小南山赤灣新貌,由已故陳泰老村長提供的圖片,展示瞭五保戶村民一直珍藏的紀念磁牌的懷念。赤灣新村已擴建瞭塔樓樹立瞭新村牌坊,還保存瞭宋少帝墓、天後宮、小南山煙墩、左炮臺、林則徐像等歷史文物,形成旅遊景點。深圳赤灣勝概是以天後宮為中心,集海光山色、帝陵古剎、赤灣炮臺、南山峰煙、武林聖地、歷代碑刻於一身的壯麗景色。

  赤灣的天後宮大殿的建築結構簡明、利索,色彩以大紅配搭黃色為主,殿宇光線明朗,不象其它的佛教寺廟多數陰暗、凝重。其香火自不能與仙湖的大雄法寺、杭州的隱靈寺相比,由於信供的是媽祖,以保佑海上平安,故深得當地漁民的崇祀。

  天後宮的鐘樓、鼓樓,均為兩層建築。鐘樓、鼓樓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建築,所謂"晨鐘幕鼓",鼓樓擊鼓定更,鐘樓撞鐘報時。平時用以報時,戰時用以報警。古代講究“一鼓作氣”,意為用鼓聲振作氣勢,讓人們在心中充滿必勝之念。來到天後宮景區,拿起鼓錘、鐘錘,敲響鐘、鼓,讓鐘、鼓齊鳴,人們頓時會覺得神清氣爽,精神奕奕,信心十足,在空氣清新的景區盡情地放寬胸懷,忘卻世間的一切煩囂,讓希望充滿你的心靈。世間的萬物似乎都在這鐘、鼓聲中覺醒瞭。

  在天後宮的香雲閣,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吊滿一屋的塔香。在塔香林立下的感覺,非常有意思。點燃塔香,祈福求安,表達人們向往幸福,一生如意吉祥的願望——這已經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風俗。在赤灣天後宮內,有一棵榕樹特別引人註目,它的兩根連理枝盤根錯節古樸蒼勁,形似遊龍,冠碩葉密。相傳該樹為鄭和副帥張源重修赤灣天後廟時親手所植,歷經數百年滄桑,屢毀屢長,生生不息。它曾在順治年間枯萎而死,60年後即雍正初年,在空洞的樹根裡發出瞭兩根連理枝。人們更加將這棵許願樹神化瞭。

  更引人註目的是這些盤根錯節的枝丫上掛滿瞭紅黃相間的佈條,人們把自己的各種願望寫在這些佈條上,因為人們相信這棵樹會幫助自己實現願望。百姓稱之為許願樹。天後宮的院門圍墻上,有40餘塊書法碑林,刻下瞭歷代名人書寫的與天後有關的墨寶,章法不一,風格各異,但是內容都是記錄這位華人聖母的傳奇故事和對赤灣天後宮贊譽。

  赤灣地理位置重要,據史書記載,古代船舶往來廣州與南洋諸國,皆經此地。從明代起,官府已在附近的南山設置墩臺以防海盜,清康熙年間(1662——1722)始於赤灣修建炮臺。炮臺雄踞赤灣兩側,左右呼應,扼險而守。現存左炮臺,平面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分臺體和圍墻兩部分。全長26.2米,寬15.5米,臺高4.5米,圍墻高3.78米。下部用石塊、上部用青磚砌築。臺上有營房7間,分屬兵房、官房、神堂、廚房和彈藥庫等。據嘉慶《新安縣志》及道光《廣東海防匯覽》記載,赤灣炮臺歸屬廣東水師提標左營,由南頭炮臺把總指揮。炮臺上各有駐兵20名,鐵炮7門。鴉片戰爭期間,赤灣炮臺在發送敵情訊號方面起過不少作用。光緒年間(1875—1908)廢置。現炮臺已被辟為旅遊點,並在其側豎瞭一尊2米多高的林則徐銅像。

  赤灣宋少帝陵,是廣東省內所發現的唯一的皇寢陵。為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昺是南宋的最後一位皇帝,於祥興元年(1278年)被陸秀夫、張世傑在廣州灣擁立即位,時年僅8歲。祥興二年(1279年)地宋兩軍在廣東新會崖山海面決戰,宋軍戰敗。二月初六酉時,陸秀夫抱帝昺投海而死。據趙氏族譜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群鳥飛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遺骸漂蕩,上有群鳥遮居,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於本山麓之陽。”這便是赤灣宋少帝陵的由來。

  1984年初,香港趙氏宗親會和蛇口工業區旅遊公司捐資四十多萬港元,對皇陵進行修葺擴建。陵墓面積由原來的五六十平方米擴大到現在的四千四百多平方米,墓東側新立白石墓碑,碑背面刻“崖海潛龍,赤灣延帝”八個大字。字體蒼勁,為著名書法傢秦萼生手筆。

  墓周青草綠樹,西側有花壇,壇旁建有四柱黃琉璃瓦頂休息亭。人們來到宋少陵,遠眺零仃洋的萬頃碧波,俯瞰赤灣新港全景,撫今思昔,頗能興起“國傢興亡,匹夫有責”之感。

  “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兩旁刻有一副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以此築皇陵。”陵園中還增建一尊塑像——民族英雄陸秀夫背負幼主,趙昺昂首挺胸,面對茫茫大海,炯炯的目光展示著一個少年君主的堅定和不屈。那視死如歸,凜然正氣,不屈不撓的形象,令人肅然。

  鳳凰古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當想起這令人蕩氣回腸的千古名句,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民族英雄文天祥。如果不是提前有人告知,外人絕難想到,位於深圳鳳凰山下的這個古村落,與文天祥這位歷史英雄人物竟然有著無法割絕的血脈淵源。鳳凰古村,坐落在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一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後代的聚集地,一個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這裡隱藏著60多座明清時期民居建築。

  公元1275年,元軍舉兵南下,自臨安沿海直逼寶安、新會、珠海一帶。文天祥在贛吉兩州(江西)募集數萬民兵抵抗,被元軍擊敗後被俘,後在大都(今北京)慷慨就義。

  宋軍潰敗後,文氏族人隨敗軍潰散,逃至寶安西南沿海荒蕪地帶,文天祥胞弟文壁攜族人先居於寶安黃松崗鶴子園,文天祥孫輩文應麟於元代大德年間,攜兩個兒子及部分族人遷至嶺下(今鳳凰社區)購田置業定居,開村立業,繁衍後代。其間,文應麟首建“鳳巖古廟”,築“望煙樓”,開鑿三口水井,建通往“鳳巖古廟”的石板橋和石磚路,這些建築至今仍然使用,保存尚好。文應麟族系人遷徙至鳳凰後,除購田置地,還大興土木,統一座向、統一規劃建起中國南方廣夏宋代風格的豪宅。經幾十年艱辛經營,在現舊村中建起瞭新村落,形成今日鳳凰古村的雛形。

  其實,鳳凰村人類活動的蹤跡,可以追溯更遠。2000年8月,深圳市文物普查隊會同河南省洛陽市考古隊在鳳凰村旁發掘和發現瞭大批古磨制石具石坊輪以及大量夾砂陶片、各種紋形陶片等。專傢們由此斷定,鳳凰村於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晚期至三四千年前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一帶繁衍生息。至唐代中晚期,鳳凰就已形成較固定的小村落,兩宋時期,現在的鳳凰范圍內約有三戶成村、四戶成寨規模的五個小村落,當時稱為嶺下村。而鳳凰村真正成為大村,則是從宋末元初文天祥孫輩舉族遷徙至此開始的。

  進入古村的小巷,青石板的路面幹凈整潔,舊屋門口常有一兩個老人在做著手藝,巷中的古井以及那扭著長長的繩子在井口慢慢打水的人,似乎與外面喧嘩的世界毫不相幹。小巷三五縱橫,但路路相通,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大屋門前有精細的石刻與木刻,這些雕刻成人物、花草、動物的浮雕有彩色的,也有原色的,形象逼真,再現瞭古代傳說中的故事,隻是大部分浮雕已被歲月侵蝕得斑痕累累。

  令人稱奇的是古村裡竟然有那麼多的書室和宗祠。以陽文楷體紅砂石做成橫匾的“茅山公傢塾”始建於明代,匾額為清嘉慶己卯年桂月重修時刻制;“顧三書室”,陽字楷體花崗石橫匾,始建於清代,匾額為清光緒八年(1883)始修時刻制;其他的還有“巽嶺公傢塾”、“拔茹書室”、“康宸祖傢”、“伯元公傢塾”、“四勝祖傢祠”、“協和公祠”、“梁慶祖祠”、“梁任祖祠”等,體現瞭文氏一族重視教育、“唯有讀書高”的書香傳統。整個村落裡最漂亮的當屬顧三書室,如今,它的外圍已經用鐵欄桿封鎖起來,禁止任何人入內。書室門上有一副對聯,上書“茅峰發軸蟠龍種,連嶽朝宗獻風雲”。登上旁邊的高地,看到這個書室是三進三層的,三層上南北間有天橋連通。高高的封火墻內,屋頂從四圍成比例地向內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納陽光和空氣,一派明清時期有錢人傢的“大屋”結構。

  觀瀾古墟

  觀瀾古墟位於觀瀾街道新瀾社區,東臨觀瀾河,距今已有260多年歷史。古墟由觀瀾大街、賣佈街、龍崗頂街、新東街、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立新巷等十幾條街道和巷組成,占地6萬平方米。據歷史資料記載,每條街道在當時有著不同的功能和分工。如觀瀾大街是文化、教育中心,聚集瞭書店、照相館等商傢,賣佈街是各類佈匹成衣及配套的專業市場,龍崗頂街主要集中瞭酒傢、旅館和娛樂場所。鼎盛時期的觀瀾古墟商鋪林立、商賈雲集,目前,觀瀾古墟現存碉樓15座、商鋪100多間、紅樓(公益酒傢)、客傢居民樓和西洋民居樓數百棟,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是深圳歷史上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會經濟、文化和客傢民俗風情,堪稱深圳近代民俗一條街。

  踩著生出青苔的石板小徑,遊走在老街,兩邊的一爿爿鋪面鐵鎖緊扣,繡跡斑斑,人跡寥寥,與觀瀾古墟資料記載所稱的“商賈雲集、車水馬龍,三教九流、不絕於市”大相徑庭。

  據介紹,觀瀾古墟總面積約2.6萬平方米,由一條南北走向的觀瀾大街,四條東西走向的東門街、新東街、賣佈街、龍崗頂,以及沿觀瀾河的西門街、沿河街等十幾條街道組成。其中,最長的街道約150米,最短的僅10餘米,最寬不過9米,最窄則不足1米。

  鼎盛時期的觀瀾老街商鋪林立、商賈雲集,是當時惠東寶地區最繁華的集市,號稱“小香港”。除益章票號、恒隆票號、寶山金鋪、公益酒傢、福記表店、葉廣生表店、滿生制衣店、葉滿杉木鋪、登康狗肉店等老字號外,更是當鋪、茶樓、客棧、轎館、字畫店、賭場、妓寨、鴉片館、紮紙店、棺材鋪、雜貨鋪、鏢館、藥材鋪、海鮮鋪、榨油作坊等各種行當應有盡有、五花八門,是遠近聞名的繁華墟市。

  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的觀瀾老街交易方式多種多樣,有零售、批發,甚至自由競價;每個墟日可成交大米300擔、糖200~300擔、牛300~400頭、豬1000頭、鮮魚15擔。此外,每逢農歷初一、初四、初七還有集市,集市一般從早晨六七點開始,下午五六點結束,生意繁忙時通宵不散。往來於此的客商,更是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香港地區及至國外。此前還有傳,在觀瀾老街曾出現過一張山西平遙古城日升昌票號的銀票,這說明山西日升昌票號曾與老街商傢有生意往來。

  除老街外,碉樓也是觀瀾古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觀瀾古墟北面以觀瀾河為依托,其他三面均構建有高大的古碉堡,它們代替瞭城墻,成為觀瀾古城的第一防務。由於沒有受到很好的保護,加上風雨的沖刷,很多碉樓已無法遊覽,隻能在外面觀看。這些碉樓多為明清時期傳統的中式客傢風格建築,是客傢人智慧與財富的象征。早期的碉樓,是古墟商傢為瞭防禦土匪騷擾而修建的防禦性商用建築;到瞭中期,碉樓瞭望、防禦意義減弱,逐漸演變成為商傢財富的象征;晚期碉樓則多是歸鄉華僑為彰顯榮耀建造,不但越建越高,還因為花紋圖飾融合瞭西方建築風格而越來越精致豪華。

  這些碉樓以“成昌樓”、“紹昌泰”最為出名。其中,坐落於東門街的“成昌樓”,又稱文昌古炮樓,是振能傢族的陳桂森、陳祿森兄弟所建,整個建築占地42平方米,高30米,共8層,為深圳碉樓之最,有“深圳第一樓”之稱。

  貴湖塘老圍

  貴湖塘老圍是寶安地區現存最完整、保存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傳統客傢民居村落之一,對研究深圳地區客傢民系的遷徙史、客傢民系風俗,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形態等提供瞭完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初到貴湖塘老圍,可以看到,整個老圍平面近方形,具有鮮明的地區、民系特色。老圍村座西北向東南,惟一的大門開在南墻中央偏東處,分前門、中門、裡門三道,前正門額上楷書“通慶門”三個大字。據說因為風水原因。圍墻以及圍內大部分房屋建築均用三合土夯築而成。最有特色的是大門兩邊都有一排方形的孔洞,這些孔洞插上木樁之後就稱為一個防禦體系,是老圍的第一道防禦線。

  老圍中部是一座祭祀、節日活動用的建築,據說這個建築主要是供當地居民朝拜而建的,每年過年這裡都特別熱鬧;老圍的後方是一座兩層樓房,據稱這是一傢私塾,是以前專門為族人教書而建,民國後則漸漸被用於祭祀和壽誕,這裡80歲左右的老居民基本上都是在這間私塾裡舉辦的婚禮。

  浪心古民居

  浪心古民居群肇建於清康熙年間,東莞樓崗的袁氏傢族始遷,繼而有曾、黃、劉、葉、李、謝、潘等多姓聚居,遞數百年而不衰,總面積約11619平方米,是目前深圳市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民居之一。

  雖隸屬客傢區域的石巖街道,但這片名為浪心的古民居群卻屬典型的廣府式排屋村。村落坐東向西,佈局有序,整齊劃一,橫向12列,縱向5排,每列房屋中間由寬約1米多的巷子隔開,宛如現代公寓,戶戶相連,自然成排。粗略計算,浪心古村共有房屋60餘棟,其中有祠堂2間、書屋2間,此外還有炮臺、水井等。

  似水流年,浪心依舊。這片古民居群色彩雖已暗淡,但灰褐的外墻、斑駁的屋簷、流動的脊精細的木雕仍在歷史的塵埃中流轉傳承,保存瞭明清時代中原建築的濃鬱芬芳。仿佛恪守一個歷史的約定,無論建造得是早是晚,所有的民居都為青磚瓦房,墻體材質皆為磚、條石、灰砂(三合土)和木材。墻體的裝飾又有灰塑、壁畫、木刻、石刻等幾種,圖案大致分為幾何紋飾、花草魚蟲、八寶瑞獸、人物山水等。圖案繪畫優美、色調樸素淡雅,歷經百年,栩然猶新。

  隨意走進一傢民居,小屋仄仄,不容旋馬,然從天井處傾灑下來的陽光帶來空間的疏闊。小屋前廳後室,上有閣樓,暗紅的木梯給人時空的恍惚,交錯的立柱、清晰的木刻在歲月劃過的痕跡下更顯深邃古樸。

  步出民居,即為小巷,巷子路面由青磚鋪砌,頗有詩意。恰有大雨驟至,霎時間小巷氤氳,煙雨淒迷,流水淙淙,撥動心弦。然而到底難覓丁香一樣的姑娘,唯有入一書室避雨。浪心古民居群有“立中書屋”、“序西書室”兩間,避雨的“序西書室”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一間私塾。環顧書室,遺物不多,墻上畫著的菊、梅、竹圖,屋柱上鐫刻的“官自讀書高”立聯,讓人依稀聽到那跨越百年的瑯瑯書聲。

  小巷深深、書室幽幽,見證幾多悲歡幾多離合,歷閱幾多往事幾多辛酸。浪心古民世代勤耕苦讀、奮發向上、在此啟蒙,豐羽展翅,下南洋,入歐美、東渡扶桑、通商四海,至今有僑民數百人,是寶安著名的僑鄉。

  作為東莞袁崇煥族群的一支,率先遷居浪心的袁氏始祖,即兼具慕古思賢、開拓進取的精神。在村北的“袁氏宗祠”,可以看到瞭後人緬懷先輩的一段碑記:九世祖自樓崗分支以來始居於石巖,桑田半畝、瓦屋數間、膳粥傢風淡如也。如是有年,羊臺山下廣開良田、出作入息,以務農為開基之先,而其中銳意經營苦心締造,為後人培基礎者何其謀之深而處之遠也。

  正是出於尊德報恩之意,袁氏後人修建瞭規模宏大、佈局精巧的“袁氏宗祠”。宗祠三進,飛金重彩、粉墻青瓦、構架堅固。祠堂內空間變化韻味有致,木雕石刻精雕細鏤、美輪美奐。也正是出於這種念恩心理,門罩、漏窗、房梁、屏風,雖色彩斑駁,但都保存完好。其中富有建築特色的“隔架”、“雀替”,不但可以減少梁枋間的跨距,傳遞上下梁的受力,還起到瞭很好的防護作用,讓人嘆為觀止。宗祠的供桌上,“天地君親師”的牌匾下是整齊劃一的祖宗牌位,從九世祖一直排到瞭十九世祖。

  東江縱隊紀念館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東江縱隊的重要活動地區——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紀念館大門右側是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進報社舊址。進門右轉,是一尊曾生將軍胸像。曾生將軍曾經擔任東江縱隊司令員,是東江縱隊的主要領導人。解放以後,曾任廣東省委書記、交通部長等職。少將軍銜。塑像旁邊一棟兩層的古老建築就是曾生將軍的故居。

  紀念館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由大廳、展廳、文物廳、烈士芳名碑組成。一進大門是序廳,迎面而來的墻上是一幅 V 字形巨型浮雕,象征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上面的拳頭、武器等顯示瞭東江抗日軍民抵禦外侮的堅強鬥志。兩側高低起伏呈波浪型的浮雕,象征瞭蜿蜒流動的東江水。左邊塑造的是東江民眾奮起抗擊日寇的情景,右邊表現瞭東江縱隊英勇殺敵的場面。浮雕采用具有東莞地域特色的紅砂巖材質,浮雕上方灰色水泥墻上銘刻著 《 東江縱隊之歌 》 歌譜。序廳內還有個電子沙盤,可以直觀地瞭解東江縱隊的活動范圍。

  從序廳出來到各個展廳參觀,可以全面瞭解東江縱隊的發展歷程。第一展廳的主題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爆發”,展廳的陳列造型仿造大王嶺村抗日舊址的青磚墻,片片殘垣、累累彈痕,營造瞭戰爭年代硝煙彌漫、山河破碎的歷史氛圍。展示瞭東江地區黨組織領導人的照片,以及當時東莞的一些抗日宣傳照片、資料和黨內文件。

  第二展廳是介紹東江抗日根據地的創建,采用東江縱隊革命老區大王嶺村典型的青磚墻和泥磚墻作為版面造型,烘托出根據地軍民團結抗日的歷史氛圍。這個展廳最特別的地方是設有目前全國成像規模最大的一套幻影成像設備,采用一比一的成像技術,配以先進的聲光電及場景還原技術,一個大約 4 分鐘的短片,形象生動地再現瞭當年大嶺山軍民痛擊日寇最著名的一場戰役——百花洞戰鬥的情景。

  看完高科技實景再現,步入瞭第三展廳,這裡介紹華僑港澳同胞對東江抗戰的支援,以及港九抗戰與營救行動等內容。這個展廳部分展版采用弧形的流線版面,象征著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對祖國的眷戀和支持,以及眾志成城的抗日精神。

  紀念館面積最大的展廳為第四展廳,介紹瞭東江敵後遊擊戰爭的發展。展廳呈八角形,通過采用色調不同的展版,分別襯托東江縱隊成立前後的發展階段。這裡展出林平、王作堯、楊康華等東縱領導人用過的物品,還通過半景化的藝術手法表現瞭東江縱隊召開成立大會的場景畫。

  紀念館還用蠟像表現瞭大嶺山人民支援遊擊隊的場景,群眾為遊擊隊送來糧食和雞蛋等物品,還有村民積極送子參軍。場景把蠟像、景物和背景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直觀生動地再現瞭根據地人民支援抗戰的場面。

  樓下共有四個展廳,接下來到樓上參觀第五展廳,這個展廳的內容是介紹東江縱隊配合盟軍作戰,奪取抗戰勝利。展廳的部分空間采用懸吊版面的方式,打破平面佈展的局限,借以襯托奪取抗戰勝利的歷史氛圍。展品反映瞭部隊營救美軍飛行員,配合盟軍開展情報工作,以及開展受降鬥爭,橫掃莞太線奪取抗戰勝利等事件。

  第六展廳介紹北撤山東,轉戰南北。東江縱隊主力於 1946 年 6 月奉命北撤山東解放區。 1947 年 3 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轉戰華東。留在廣東灑東江縱隊指戰員發展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 1949 年 9 月,兩廣縱隊奉命南下,與粵贛湘邊縱隊協同作戰,先後解放廣州、惠州和東莞等地。展廳展出瞭廣州軍民歡慶解放以及粵贛湘邊縱隊進入東莞縣城、東莞人民集會歡慶的照片。

  第七展廳的空間造型就像一片蔚藍的天空中,一群歡快的和平鴿在自由地飛翔,寄托著人們對東縱革命前輩的深切緬懷。在主題為“英雄禮贊”展廳內的四座雕像分別是東江縱隊的司令員曾生、政治委員林平、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作堯、政治部主任楊康華。一個電子屏幕上滾動顯示的是東江縱隊的烈士名單,以及一組中央領導親切接見東江縱隊主要領導人的照片等。

  中英街

  作為深圳八景之一的中英街,位於深圳市鹽田區大鵬灣畔沙頭角鎮,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而成,原名鷺鶿徑。1898年刻立的“光緒帝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一號”(共一至十號)的界碑,立於中英街的街中心,將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百年恥辱。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中英街才回到祖國懷抱。中英街至今仍為“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志。中英街,是深圳特區中的特區,是深圳特有的一道風景線,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街,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地理分界街、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孰優孰劣的公平競爭街。中英街長不足一裡,寬不盈兩丈,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街兩邊商店林立,商品來自五大洲四大洋,品種齊全,數量繁多,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中英街以其“一街兩制”的獨特政治歷史聞名於世,其周圍還有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有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英街界碑、古井、碉堡和中英街警世鐘等人文景觀和吳氏宗祠、天後廟和老街古巷等民俗風情景點。

  由於政府對該街實行瞭免稅政策,這條小街成為遠近聞名的購物勝地,中英街價廉物美的黃金首飾和進口電器,一直是遊客們購買的焦點。除黃金飾品外,中英街的食品、日常用品,也比別的地方要便宜些。近年來,內地市場的貨品豐富瞭許多,中英街市場的優勢不如從前,但有不少商品的價格,仍比其他地方便宜。

  進入中英街,不論是深圳居民(沙頭角居民除外)還是遊客,都要辦理由公安部門簽發的“特許通行證”。雖然在小街的深圳一側有牌子標明“不準越界”。但是,遊客仍然可以跑到香港一側的店鋪自由購物。貴重物品不能購買,因為假貨特別多,什麼都不包,您買瞭假金銀首飾,無法退貨或者換貨。購任何東西都記住要發貨票啊,過關“入境”時需要“驗票”的。否則,就沒收瞭。

  中英街開放時間:全天。中英街門票價格:免費。

  中英街友情提示:

  進入中英街,不論是深圳居民(沙頭角居民除外)還是遊客,都要辦理由公安部門簽發的“特許通行證”。雖然在小街的深圳一側有牌子標明“不準越界”,但是遊客仍然可以跑到香港一側的店鋪購物。

[Hopetrip聲明]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已经输入0个字 我有話要說:
表情
最新點評(0)
更多活動專題推薦
2019韓國春季賞櫻盛典
2019澳洲新品大促
2019年Hopetrip澳洲新品大促,悉...[詳細]
2019關西地區賞櫻行程推薦
2019關西地區賞櫻行程和櫻花開放...[詳細]
2019關東地區賞櫻行程推薦
2019關東地區賞櫻行程和櫻花開放...[詳細]
2019深圳東部華僑城最新交通攻略和指南
返深圳搭港鐵定高鐵好? 車費、時間、方便度大比拼
深圳威尼斯酒店美食優惠
深圳威尼斯酒店客房服務設施
深圳威尼斯睿途酒店服務設施
深圳威尼斯睿途酒店周邊有咩景點
邊度係釣魚嘅好去處?
空中飛人不是夢!
深圳周末好去處
深圳地鐵吃喝遊玩不完全手冊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雲際觀光層(電子票)
HK$ 212
深圳九龍山花仙谷門票
HK$ 38
深圳歡樂海岸水秀劇場(深藍秘境)
HK$ 84
深圳東部華僑城門票
HK$ 213
  • 深圳門票
  • 深圳美食
  • 深圳酒店
  • 中國通訊
  • 深圳交通
  • 深圳線路
  • 深圳高爾夫
  • 廣東租車
  • 深圳套票
  • 深圳特價
更多
深圳東部華僑城門票
市場價:HK$ 234
HK$ 213
深圳歡樂谷門票
HK$ 270
深圳世界之窗
HK$ 88
深圳歡樂海岸海洋奇夢館
HK$ 59
深圳歡樂海岸水秀劇場(深藍秘境)
HK$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