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題目認為很是熟習,搜了下發明一不當心挪了陳圖畫的書名。
如今只靠紀行來支持博客了。那些日常平凡的小感小悟小敘都損失了。
返來這麽長期裏一向沒有勇氣寫此次遊歷。它簡略卻又龐雜,無從下筆。沒法用曩昔的流水賬方法來記載,做成專題是最佳的方法。當那些日子在腦海中沉澱、發酵,行將蒸發之際,我想,是該寫下來的時刻了。
寫的時刻在聽Danslamaison的配樂。實際上是點開這張專輯時激發了寫紀行的動機。沒有看過片子,只在豆瓣電台聽過一曲,認為不錯,便依照小布頭揪大布疋的習氣找到了整張片子原聲專輯。厥後發明導演拍過8Femmes,而這部片子是我死力推舉的片子之一。音樂有點像Yann Tierson的作品,旋律反復,馬首是瞻的弦樂,我最愛好的音樂作風。
果真又跑題了。言反正傳。
6月1日清晨五點被鬧鈴吵醒。只管只睡了2小時,但凡次日有事情以外的閑事,我都能精力充沛地爬起來。在微微發白的晨光中坐上了預定的車開往機場,順路和繞道去各類處所接其他搭客。十分困難到了機場,才發明美國的海關直接設在了多倫多的國際機場,以後就沒必要在美國的機場等待出關磨練了,怪不得以前訂票時特地提示要提早三小時達到機場。
在機場吃了poutine和一套早飯。前次在渥太華打包的poutine在幾小時以後變涼,奶酪都沒有化開,味道大打扣頭,時刻不忘下點了第二次。不能不信服楓葉國的特點飲食如斯具備“特點”,實在便是一堆薯條澆上濃烈的醬汁和奶酪罷了,假如不是那末鹹的話,大概尚能接收。但北美的美式中餐和poutine口胃都非常濃厚,生在飲食平淡之地爾後在北方陶冶成鹹重口胃的我仍沒法順應。
在飛機上,一向在聽三首關於紐約的歌:RaffaelaWais的EmpireStateofMind,RaminKarimloo的NewYorkStateofMind和KrystaRodriguez的ReachForMe.我愛好第一首的歌詞,第三首的歌詞與旋律。
飛機超出安簡略湖,迎著早霞開去,約莫一個半小時以後下降在紐瓦克機場。一下機就感遭到了氣溫的驀地晉升。很多人下機後敏捷脫去外衣,暴露短袖T恤或吊帶,再從包裏取出墨鏡戴上。快軌每到一站,老是有分歧的人熱情提示該不應下車,奇異的是並無告知他們目標地。不外這個行動令我對本地人好感大增。
坐在火車上。
上面照片是受微博“創意的尾巴”啟示拍的,只是我沒有帽子道具,而帽子是照片的魂魄。迥異顯著,哈?
在車箱裏感遭到與加國顯著的差別之一是黑人數目劇增。在加國仿佛沒怎樣碰到黑人,膚色偏黑的南亞人卻是見很多些。並不是懷有成見,但在一些荒僻罕見場合見到黑人照樣會下意識地避開,當心駛得萬年船,同時有些欠好意思。假如你是黑皮膚或是海內西域人士,看到走在路上的行人擔憂你屬於惹不起的群體而戰戰兢兢地避開你,你會有如何的體驗?你能懂得,內心卻欠好受,巴不得高聲宣告我是大好人,但你只能無奈地苦笑。而我的欠好意思,便是針對這類被誤會的人。
厥後在紐約和Providence發明很多處所都標著英語和西語,有些市肆打出“hablamosespanol(咱們說西語)”的橫幅,耳邊時時時飄來嘰裏呱啦的西語,電視裏另有專門的西語頻道,我認為這個國度也能夠改為雙語了。
曼哈頓島的繁榮非常會合,輕微走偏點,街上的行人就稀疏了。這點與北京分歧。北京隨處都是門庭若市的人群。撇開海內都會不談,從去過的悉尼和紐約來看,大都會都是同樣的,不分版圖:弗成防止的臟與亂,街邊小攤販很多(悉尼卻是未幾),本質有高有低,不遵照紅綠燈,湊沒湊夠人數都過馬路。結論:都是人多惹的禍。這也難怪海內很多都會團體情況都欠好了。
沒有去有名的第五大道,如今方想起,有些惋惜。不曩昔了也不會買,印象中有天晚上和曾一路合租屋子的室友會餐時途經,只顧著談天沒有留意到。自從2010年秋在王府井國際品牌節招待天下十大購物街的代表以後,我就發生了走遍這十大街的欲望。現在一個也沒完成。
Broadway和第七大道上的人至多,特別是接近時期廣場的地區。受愛音客影響,習氣把Broadway叫“寬街”而非“百老匯”,也為了打字便利,背面就直接寫“寬街”了——實在北京也有寬街,那邊的烤串不錯。假如把中央供人憩息的小廣場改為馬路,寬街確切名不虛傳。然則小廣場把寬街和第七大道朋分成兩條馬路,就顯得狹小了。街道兩旁高樓林立,街道之間的馬路很窄,是以更顯擁堵。北京CBD固然樓高,然則相互距離間隔很大,開拓了廣場或綠地,視線比擬坦蕩。曼哈頓的街道如棋盤,器械南北橫縱明白,是以每一年5月尾或7月12-13日的斜陽恰好灑滿曼哈頓器械向的街道,雙方的高樓則如巨石陣一樣平常聳立著,這便是壯觀的“曼哈頓懸日”(Manhattanhenge)。惋惜晚去了幾天,沒能遇上。對我而言,更可惜的是沒遇上拉面的演唱會。
這張照片稍微有一點夕照余輝灑落街道的意境。
馬路中央的廣場。
挺拔的樓群
路邊一輛骨董車,帶路人競相攝影。我素來有把人多的場合只管即便拍成寥寥幾人乃至不見人影的本領,這須要耐煩的期待和捕獲機會。
固然沒有去第五大道,然則去了另外一家奢靡品中間——處於第七大道的梅西百貨。對這家百貨公司的最初印象來自於片子Titanic中一對老漢妻,他們沒有急忙逃離,而是牽動手悄悄地躺在床上期待著死神攜海水帶走他們。厥後我才曉得這段情節因此梅西百貨開創人之一——嚴厲來講並不是開創人,而是收購者——IsidorStraus伉儷倆為原型。這類把生計機遇讓給別人而鎮靜歡迎滅亡的立場使我對他們發生了敬意,進而對梅西百貨發生了深入印象。我素來對購物興致不大,除非有目的,加之有遴選恐怖癥(發生發火所在重要在藏書樓、阛阓、書店),看久了會不耐心,乃至想上茅廁。因而閱讀了近門處的幾個包包專櫃以後,便直奔化裝品櫃台買了一支面膜。以後便是閑逛了,為了曉得它有若幹層就順著扶梯挨層走了一遍,固然沒有爬樓,卻也將近令我瓦解了,竟然有9層啊。九層下來,加倍落空興趣了,訕訕拜別。
這個看上去很有歲首的派頭大樓,竟然是海爾大廈啊。我還看著HAIER想了半天多是哪國說話的單詞。。。
當日頭西沉,夜暮落下,黑影漸長,華燈初上,坐在寬街的小廣場上看著流光溢彩的曼哈頓街景再適合不外了。五花八門的路人促而過,裝扮成自由女神、蜘蛛俠、TrekkiMonster、米老鼠等各類形象的陌頭藝人忙著招攬買賣,霓虹燈影和告白屏幕賡續幻化顏色,惟有挺拔的樓群巍然不動。假如時光和角度恰好,還能看見一彎金鉤吊掛在高樓一角,恍如是高樓配戴的一件金飾。
有點像Avenue Q裏的Trekki Monster,暗地裏是米老鼠。 在路燈下撕扯蜘蛛網的蜘蛛俠。
Tonight when the bright stars are burning high over Manhattan.
All washed out in neon and hidden from view.
Will you reach for me?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Big lights will inspire you.
Let's hear it from New York.
時期廣場前有塊大屏幕,及時播放現場人群。能找到哪一個是我嘛?
路邊到處可見小攤,食品有賣熱狗、烤串和pretzel的。對熱狗的首次印象也許便是中學時看Meg Ryan的片子裏男女主角在紐約陌頭買熱狗熟悉。我這個好奇鬼又不由得想湊熱烈買個來吃,終極沒買。路面上的點點汙漬不知是否是這些小吃攤釀成的。到了薄暮,烤串攤披發出濃烈的香味和煙味,不由發生走在海內陌頭的錯覺。除小吃,另有各類都會懷念品,如紐約街景的照片和畫,文化衫,音樂劇海報等。小攤大多處於十字陌頭轉角處,而這裏經常是行人須要等紅綠燈之處,大概就會立足看一會。
第一次分開紐約的那天淩晨,在曼哈頓陌頭狂走,末了發明走錯了偏向-_-||,只好從新走。十分困難在漸漸升溫卻毫無庇佑的陽光毒曬下抵達車站,時光尚早,因而走到哈德遜河畔小憩少焉。河畔的Hudson River Greenway上有很多騎車和跑步的錘煉者,另有騎著租來的車旅行的旅客。河面寬敞,水面鎮靜。隔著河遠望劈面的Union City, 有種似曾了解的感到。嗯,想起了在悉尼歌劇場遠望海對岸的景象。
一架架直升飛機在河上空往返巡查。直升飛機色彩分歧,不知是不是有差別。經由視察發明停機場就在南方不遠處。河畔有很多警署,除空警,另有騎警和通俗巡警。我親眼瞥見一隊騎警騎著滿身梳理得滑膩油亮的馬從警署區走出來,悠哉遊哉,非常飄逸。
去紐約大都邑藝術館的路上見到一輛可愛的警車。隔著街拍完後才發明內裏有一個女警員在用煩悶的眼光看著我。
此次沒有逛中心公園。第一次分開紐約的那天下晝,大巴徐徐經由公園,得以一瞥。厥後從紐約大都邑藝術館出來,穿過公園中央的一條馬路,隔著圍墻只瞥見內裏郁郁蔥蔥的樹木。
一對躺在地上日光浴的情侶看到我在攝影,趕快爬起來,這時候我才留意到他們。欠好意思啦,我不是要有意拍你們的。
Central Park without Central Perk
旅店鄰近夾在高樓中的教堂。
宏偉的教堂在鋼筋混凝土叢林中釀成了童話裏的小板屋。
在紐約前後呆了三晚,住在兩家分歧的旅店。為了看劇便利,專程挑了離劇場近的旅店,是以用度不低。比擬推舉的是處於31街的Hampton Inn,固然格式狹匆匆,是我住過的最小的客房,但它供給免費wifi和一樣免費而豐碩的自助早飯。在yelp(相稱於民眾點評網)裏,大多半人對它的評價便是房間小和早飯豐碩。早飯有麥片粥、堅果和葡萄幹、谷物片、炒蛋、煎肉餅或臘腸 、DIY的華夫餅、吐司片、瑪芬、餅幹、三種咖啡、果汁、酸奶、牛奶、生果、沙拉……
這家旅店斜劈面有家Jack’s,起先認為是一家相似711的便捷市肆,進去後才發明是擴展版的Dollarama(加國的一元店),面積占了三四層樓,貨物繁多且廉價,客人非常多。
第二次分開紐約的下晝,霪雨霏霏。坐在車裏,雨水打在車窗上,跟著車速時而早年今後飛快地活動,時而從上往下遲緩地滑行,時而久久地停在一處等著與其他雨滴聚合。透過被雨花扭曲的車窗和窗外蒙蒙細雨,我看到了昏黃而美麗的紐約,殘暴得猶如在大都邑藝術館中看到的抽象派作品。感激這場雨,讓我有了不同樣的視角,去發明、觀賞息爭讀紐約的另外一種美。
此次在紐約統共呆了兩天三晚,大部門時光花在旁觀音樂劇和觀光博物館上。沒有登天主國大廈,沒有逛中心公園,沒有瞻仰自由女神像,沒有乘坐遊輪一覽哈德遜河,沒有去謀劃方法最特殊的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和天下上第一個專為兒童樹立的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
我的喜好可歸納綜合為5個M:musical, music, movie, museum, meal. 音樂和片子可以隨時隨地看,但音樂劇和博物館不常有。這次紐約之行,很好地完成為了我預期的musical和museum兩個目的。旅行與購物都不主要,主要的是完成為了我想看的大概做的。至於其他,好比登天主國大廈一覽全景,我信任毫不啻於在Sydney Tower看日落與夜色的壯觀,若去成,就看成是不測的欣喜,沒去成也不會成為遺憾。若說真有遺憾,便是看的劇不敷多,另有兩家博物館沒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