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權

泰國佛教起源數千年,承擔著傳遞文化、知識及智慧的任務。隨著歲月累積,加上人為修訂,許多細節的來源漸被忽略,甚至被遺忘。即便是生長在泰國的佛教徒,對於某些源由都不甚明白,常常形成以訛傳訛的謬誤。

某次臺灣友人來到泰國觀光,參觀完幾座寺廟後,友人就其觀察提出疑問:「僧人在誦經祈福時總是持扇掩面,有什麼含義嗎?」當地導遊頭頭是道地回答:「經考究這是為了要遮擋口水亂噴喔!」

其實,那面僧人所使用的扇子,稱為ตาลปัตร ,在古代這面扇子是用棕櫚葉編織而成。至於使用源由,泰國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 提出了兩項解釋:

第一,古時候科技尚未發達,加上泰國天氣炎熱,往生大體易腐臭。當僧人在為往生者誦經祈福時,使用以棕櫚葉所編成的扇子,一方面藉由葉片氣味減少異味,另一方面,使用扇子巧妙遮掩,亦不失對往生者的尊重。

第二,位階較高的僧人在誦經祈福時使用扇子,一來顯示位階不同,二來避免干擾。但目前位階較低的僧人也都持扇,顯然這項說法已不適用。

這兩項說法在當代已不能夠成立,但僧人在誦經祈福時持扇已然成為一種必要儀式。正統泰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大多數的禮儀與規範都有一定的思考邏輯,且富有深層意義。不論是否為佛教徒,但學習與尊重另一種宗教與文化,才能拓展眼光。


文章來源:VISION T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