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HopeTrip旅行網!
|
WeChat我們
關註HopeTrip
關註有好禮
WeChat號:hopetriphk
WeChat名稱:hopetrip旅遊網
| 幫助中心 | 收藏網站 | 線上客服
HopeTrip>旅遊資訊中心>中國>廣東>珠海>珠海新聞>珠海每日新聞>珠海粵港澳大灣區來了珠海西區即將逆勢而上借機突圍

珠海粵港澳大灣區來了珠海西區即將逆勢而上借機突圍

收藏 糾錯 瀏覽次數:0 0人參數 來源:news.zhuhai.gd.cn
分享到:

翻開珠海版圖,土地總面積占據珠海2/3的西部地區,卻只承載珠海2/5的人口總量和2/5的經濟總量。從上世紀80年代首次確立了西區大開發戰略,到如今西部中心城區如火如荼地建設,多少年來,夢想著西區能擁有更強壯的“臂膀”是珠海幾代人的期盼,但現實卻是,西部地區在功能定位、設施配套、居住質量、社會服務水平等方面仍較為落後,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一塊短板。

  今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關發展規劃正在研究制定,這個被稱為“珠三角版雄安新區”,正迎來新的發展風口。作為目前全省唯一具備國家級海陸空交通設施條件的新區,珠海西部中心城區扼守珠江流域最重要的出海口,江、海、山、田相互交融,區位優勢突出。在機遇面前,珠海如何克服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短板,跳出珠海的城市框架,力爭實現對接大灣區?試看今日珠海西區再提速,再演突圍之路。

首次西進

  告別僅有渡口的年代

  “東邊水汪汪,西邊甘蔗林,南邊爛泥路,北邊黃土堆。”這是上世紀90年代前,“老斗門”井岸鎮的模樣。那時的高欄島,同樣交通不便,從市區到南水鎮,需要3到4個小時,從南水到高欄島,還需要再坐2個多小時的輪渡。

  “東西部之間隔著茫茫的水系,要從珠海東部進入西部,只能擺渡通過三鄉、神灣、斗門等地,然後再到斗門、南水、小林或三竈,沒有一天不行,風大、霧大也走不了。”對於以前珠海東西交通之困,不少本地人記憶猶新,笑稱以前的西部就是珠海人眼中的“西伯利亞”。

  交通不便造成了西部地區和珠海主城區居民之間的隔閡,時至今日,仍有不少“老斗門”回香洲區辦事,習慣性念成“去珠海”或“去市區”。

  土地總面積占據珠海2/3的西部地區該如何發展?1988年9月,珠海市委作出重點開發西區的戰略政策,首次確立了西區大開發戰略,提出以“大港口帶動大工業、大工業帶動大經濟、大經濟帶來大繁榮”的構想,西區迎來了首次發展機遇。

  經過艱難的探尋和論證,珠海最終將大港口選址在西南端的高欄島。同年12月,三竈管理區成立,下轄三竈、紅旗、平沙、南水四個鎮,總陸地面積約447平方公裏,是原珠海特區面積的幾十倍。

  1990年6月,高欄島連島大堤工程正式啟動,熱火朝天的建設正式拉開序幕。和許多建築工人一樣,現居住在白藤頭的陳先生從茂名跟隨施工隊來到珠海三竈,參與西區的開發和建設。在他的印象中,那時的西區到處都是工地,珠海西區也成為不少人追逐夢想的地方。1991年4月8日,橫跨南北的高欄島連島大堤終於順利合龍,高欄島徹底告別了孤島歷史,也為港口建設鋪平了道路。

  1992年12月28日下午13時50分,伴隨著12000噸T N T的連鎖式爆炸,珠海三竈島上1200萬立方米的炮台山被瞬間爆破。珠海三竈國際機場的改擴建工程正式拉開序幕。

  隨著炮台山爆破的完成,珠海機場的建設全面加快,順利於1995年6月建成啟用。一個按照年吞吐量1200萬人次的國際機場設計建設的,當年全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機場,從此紮根在珠海特區的大地上。至今,位於金灣的珠海機場仍是目前珠江西岸地區唯一的大型機場,覆蓋2400萬人口。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東起前山立交橋,西至高欄港,綿延46公裏貫穿珠海東西的珠海大道成為命運工程。作為當年珠海交通建設史上最長、標準最高、投資數額最大的交通項目,珠海大道包含了洪灣大橋、前山大橋、珠海大橋、泥灣門大橋、南水大橋、雞啼門大橋等6座大橋的建設,其中珠海大橋全長3125米,是當時廣東省最長的公路橋梁。

  1993年11月,連接珠海主城區香洲與原斗門縣的首座跨海大橋——— 珠海大橋正式通車,告別了過去僅有渡口的年代,首次西進之路珠海西區就迎來了大交通、大機場、大港口的時代。

  開發受挫

  缺乏工業 過於依賴房地產

  大交通、大機場、大港口的格局,提升了西區的環境與實力,奠定了西區以及珠海今天騰飛的基礎,但在財政吃力的情況下,如何使首輪西區開發駛入快車道?公開報道顯示,當時珠海財政吃力,只給了三竈管理區40萬元的啟動經費。政府經費不足,西區基礎條件又太差,缺水、缺電、交通閉塞,因此珠海西區大開發無法復制深圳、東莞的模式,即先引入工業項目,聚集大量工人,然後大規模建房,依靠土地開發,循序漸進發展城鎮化。於是,通過土地資本運作來集資自籌,成為一條捷徑。

  投資熱催生了房地產熱,房地產成為了驅動三竈城鎮化的最大引擎和輸血管。“今日借你一杯水,明日還君一桶油。”來自深圳的黃先生對此記憶猶新,當年他從深圳為投資而來,買了5張總金額共10萬元的集資券,托管期十年,在最初三年還得到了利息,此後就沒有任何回報。

  房地產與地方經濟的蜜月期只有短短幾年。1993年,房地產行業在宏觀調控下出現崩盤,投資外撤,銀根收緊,北海、海南等沿海城市到處可見爛尾樓,珠海西區也沒能幸免。和黃先生類似的投資者比比皆是,集資券變成了一張“廢紙”,並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轟轟烈烈的第一輪西區大開發,是珠海第一次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之路,從啟動到落幕,只持續了約5年時間。是何原因阻擾了西區開發的進程?現任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蘇春林曾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珠海三竈區掛職鍛煉,據他觀察,這與西區缺乏工業,過於依賴房地產有關。他認為,開發之初搞一些房地產,積累一部分建設資金,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但如果把西區的經濟發展建立在房地產開發及因房地產開發而帶動的商業方面,終不是長久之計。“最簡單的問題是,這些房子建成後讓誰住,又憑借什麽來住?若不解決這個問題,曲終人散後,將會是一座座空樓。”

  “我認為西區政府要做的,是在一定的資金積累基礎上,憑已大大改善的交通、通訊設施,發展重工業以及消耗資源少的智力密集、技術密集的加工工業,創造真正的社會財富,讓第三產業有一個實在的基礎。”蘇春林曾撰文建議。

  發展瓶頸

  設施配套、居住質量存短板

  平靜多年之後,珠海再次迎來“一路向西”。2003年,珠海市委四屆七次全會作出“工業西進、城市西拓”的發展戰略,加快了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步伐。2004年2月,珠海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打造西城、提升東城”的城市發展思路。2008年6月,珠海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實施“東部大轉型、西部大開發”戰略。其中,東部加快從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戰略轉變,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西部以海港、空港“雙港”開發為引擎,大力發展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航空產業、裝備制造等大工業。打造“香洲服務”品牌和“西部制造”品牌,整合園區資源,構築“4+4+1”產業格局。

  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珠海經濟特區擴容至全市範圍。同年12月26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區開發建設舉行啟動儀式,西部中心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同時掛牌成立;2014年8月,西部生態新城建設上升為省戰略,開啟“由點到面”全面推進的歷史轉折。

  但此時的珠海西部,已經錯過了搭上珠三角第一輪發展的快車,和東部主城區相比,在功能定位、設施配套、居住質量、社會服務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相關配套沒有跟進,拿醫院和學校來說吧,市區有多少,西區又有多少。”每一年珠海兩會期間,都有市人大代表提出完善西區配套。在今年珠海兩會期間,來自斗門的市人大代表沈俊校,就曾為西區爭取文化中心配套。“高大上的珠海大劇院都建了,但回顧西區,連個像樣的文化中心也沒有,實際上西區的居民更缺乏相關配套。”

  “像斗門蓮洲鎮等地的部分農村學校,留住優秀的教師人才非常難,因為市裏沒有對在偏遠農村執教的教師提供交通住房等補貼,很多老師都想往城區跑。”來自教育界的市人大代表鄺艷姬提出,教育資源短板甚至已經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斗門一些工業園區,一些企業引進的優秀人才,因為考慮到當地無法提供高質量的學位,不得不為了子女入學而選擇到其他地區發展。其坦言,今年珠海兩會期間對中心城區文體設施建設成就的內容筆墨較多,但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重要,斗門區的孩子們開個文藝匯演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場地。

  此外,盡管珠海西區地域廣闊,總面積占到珠海的三分之二,但城市化進程滯後卻是事實。“西部的金灣至今無主城區,斗門雖有主城區,但受制於規劃瓶頸和時代的局限性,規模小、檔次低,想逛街購物都沒有好去處。”畢業後來珠海工作的林先生稱,正是因為配套不完善等原因,他拒絕了出高薪的斗門企業,選擇來到南屏工作安家。

  建設提速

  今年將完成投資額43億元

  振興西部,是珠海多年來不斷堅持的夢想。如何在吸取過去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到與東部板塊的互相支撐和互動發展?去年10月,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區總體規劃(2015-2030)批前公示出爐,從定位於珠海城市副中心的目標來看,如今提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將更註重高起點規劃,為西部中心城區發展指明道路。

  根據公示顯示,依托雙港,攜手港澳,將西城打造成“生態優良、環境友好、出行便捷、社會和諧,具有市級功能配套的綜合性城區,面向珠江口西岸的生產服務性中心,富有特色的濱江田園生態宜居宜業新城”。

  “城市就像一棵大樹,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延伸出多條枝幹並開花結果。”中國社科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院長傅崇蘭表示,建立城市新的中心是珠海城市發展到當前階段的必然選擇。珠海主城區的承載能力趨於飽和,這種發展的不平衡,要靠政府政策、產業調整和區域的創新功能,去重新調整城市布局範圍。

  “如果是按市級中心的標準,西部中心城區將在建設上達到城市級別的最高一級,定位肯定要比此前更高,比如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就會有更多的布局,定位也會考慮面向全市而不局限於西部地區。”北京大學(深圳)規劃設計研究中心總規劃師顧正江認為,建設城市新的中心,意味著珠海在西部應新增部分市一級公共設施,比如文化中心、藝術中心等,同時要進一步考慮生產性服務類設施比如酒店、會展設施的建設。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表示,對珠海而言,以主城區的功能標準來建設西部城區,並不意味著主城區本身地位的下降,兩者可以形成協調互動,“在新的形勢下,西部建設新的中心,需要更先進的發展理念,比如在建設中要進一步融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要進一步增加新的智慧城市建設要素。”

  今年,西部生態新城建設再提速,包含金灣片區、斗門片區、富山新城和平沙新城四大片區共安排121個項目,將完成投資額43億元,各片區也已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分解推進各項目。

  西部中心城區檔案

  規劃範圍

  東至天生河、坭灣門水道,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機場高速、雞啼門水道,北至西部沿海高速規劃區總面積約248平方公裏。

  定位

  珠海城市副中心,粵港澳深化合作拓展區,濱江田園生態宜居宜業示範新城。

  發展目標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依托雙港,攜手港澳,將西城打造成“生態優良、環境友好、出行便捷、社會和諧,具有市級功能配套的綜合性城區,面向珠江口西岸的生產服務性中心,富有特色的濱江田園生態宜居宜業新城”。

  規劃人口規模

  2 0 2 0年約110萬- 12 0萬人,2030年約130萬-140萬人,遠景約為160萬人。

  空間結構

  一縱、三橫、雙核、十組團

  “一縱”:廣佛江珠城際軌道及機場北路通道,作為城市縱向發展軸。

  “三橫”:珠斗城際及香海北路通道、珠海大道、洪灣至高欄港高速通道,作為城市橫向發展軸。

  “雙核”:斗門片區中心和金灣片區中心

  “十組團”:井岸白蕉組團、三江六岸組團、新清組團、紅旗組團、金灣中心組團、大霖組團、金湖組團、小林組團、木乃組團、新圍組團。

  公共服務設施

  2個片區級中心6個新鎮中心

  2個片區中心:斗門中心和金灣中心,重點發展服務西部中心城區的大型行政、辦公、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教育科研、會展及商業設施,同時積極發展輻射珠江口西岸甚至更大區域範圍的高標準的商務辦公、文化娛樂、教育科研及旅遊休閑等設施。

  6個新鎮中心:井岸、白蕉、新青、紅旗、金湖、大霖東新鎮中心,重點發展服務本新鎮、門類齊全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

  綜合交通規則

  道路系統:規劃形成“五橫三縱”快速骨架,“五橫”包括西部沿海高速、香海北路、香海高速、珠海大道、洪灣至高欄高速。“三縱”包括機場高速、機場北路和機場東路。

  軌道交通網絡:2030年形成1條城際軌道、2條城市軌道和1條中運量環線的軌道交通網絡;遠景形成3條城際軌道、6條城市軌道和1條中運量環線的軌道交通網絡。

  客運樞紐:規劃形成金灣樞紐站、斗門站、新青樞紐3個一類客運樞紐,三江六岸樞紐站、湖心路口樞紐站、西湖樞紐站、金灣中心站4個二類樞紐站。

  公交林蔭道:規劃形成中運量公交環線、快速公交廊道、常規公交專用道廊道為三層次的公交林蔭道。

  珠海西區開發大事記

  • 1988年9月珠海市委作出重點開發西區的戰略政策,首次確立了西區大開發戰略。提出以大港口帶動大工業、大工業帶動大經濟、大經濟帶來大繁榮。圍繞這一發展目標,組織編制了相關發展戰略規劃。

  • 2003年珠海市委四屆七次全會作出“工業西進、城市西拓”的發展戰略,加快了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步伐。

  • 2004年2月珠海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打造西城、提升東城”的城市發展思路。

  • 2008年6月珠海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實施“東部大轉型、西部大開發”戰略。其中,東部加快從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戰略轉變,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西部以海港、空港“雙港”開發為引擎,大力發展石油化工、電力能源、航空產業、裝備制造等大工業。打造“香洲服務”品牌和“西部制造”品牌,整合園區資源,構築“4+4+1”產業格局。

  • 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珠海經濟特區擴容至全市範圍。同年12月26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區開發建設舉行啟動儀式,西部中心城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同時掛牌成立。

  • 2013年8月30日西部生態新城開始動工建設。首批建設項目為雙湖路、虹暉二路排澇泵站、八一圍排澇泵站等一批民生基礎設施項目。

  • 2014年8月西部生態新城建設上升為省戰略,開啟“由點到面”全面推進的歷史轉折。

  • 2016年10月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區總體規劃(2015-2030)批前公示,西部中心城區城市定位於珠海城市副中心,粵港澳深化合作拓展區;濱江田園生態宜居宜業示範新城。規劃範圍東至天生河、坭灣門水道,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機場高速、雞啼門水道,北至西部沿海高速。規劃區總面積約24 8平方公裏;規劃2020年規劃區人口規模約為110萬-120萬人。

  • 2017年2月西部中心城區B片區以及紅旗鎮中心片區詳細規劃批前公示。

此資訊來源於珠海資訊網

[Hopetrip聲明]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已经输入0个字 我有話要說:
表情
最新點評(0)
更多活動專題推薦
泰國Lets Relax Spa網路預訂
一日玩盡皇帝島
皇帝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就了...[詳細]
Flight of the gibbon叢林飛索專題
Flight of the gibbon叢林飛索專...[詳細]
HopeTrip四週年Facebook分享攞特權
HopeTrip四週年Facebook分享攞特...[詳細]
2016珠海航展交通指南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全攻略
這個父親節,我帶爸爸去看長隆大馬戲!
2016父親節來了,一起去澳門環島遊!
珠海自由行兩日游——賞古跡,遊海島
2016珠海斗門水上婚嫁 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觀看
2016珠海斗門古街有咩睇?
“520”浪漫開飛 多彩貴州首次入駐珠海機場
珠海機場介紹
珠海呢個好玩的地方你知唔知?----珠海海泉灣
珠海長隆橫琴島國際大馬戲門票(電子票)
HK$ 390
珠海禦溫泉露天溫泉門票(電子票)
HK$ 88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門票(電子票)
HK$ 369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兩日門票(電子票)
HK$ 415
  • 珠海門票
  • 珠海美食
  • 珠海酒店
  • 中國通訊
  • 珠海交通
  • 廣東線路
  • 珠海高爾夫
  • 珠海套票
  • 珠海特價
更多
2016珠海航展門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現票】
市場價:HK$ 525
HK$ 350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門票(電子票)
HK$ 369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兩日門票(電子票)
HK$ 415
珠海禦溫泉露天溫泉門票(電子票)
HK$ 88
珠海長隆橫琴島國際大馬戲門票(電子票)
HK$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