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泰國官方正在努力實施國家電子支付系統發展戰略總體規劃 (National e-Payment Master Plan),該規劃將使泰國未來呈現出支付方式新面貌。該規劃的關鍵是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將泰國的支付系統全面發展為電子支付系統,以替代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響應政府努力推動將信息技術應用於各部門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和流程的數字經濟 (Digital Economy) 政策。如果能按既定方針在2017年年底完成,將促使泰國企業和家庭部門的支付行為發生明顯變化。

開泰研究中心認為,家庭部門將是降低支付局限性的最大受益者,具體如下:

– 日常生活便利性提升,尤其是個人支付/划款可憑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碼在各種渠道、任何地方和任何時點進行,同時還可跨行轉賬和向其他服務提供商付款。預計泰國官方將製定出使用簡單且不復雜的頁面設計計劃,預計將於2016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同時,使用借記卡和信用卡購物、支付服務費或支付交通費將更加便捷,源於根據計劃刷卡器數量將從目前的30多萬台增至200多萬台,且將覆蓋至零售商店或雜貨店甚至政府部門。此外,未來或將發展至使用身份證代替借記卡刷卡支付。

– 匯款手續費將比目前的每筆10-35泰銖有所下降,源於政府推動以使有匯款需求但金額不高的人士可以使用該服務。

– 刷卡支付的最低金額將下降,不必擔心商家規定的信用卡刷卡最低額必須達到500-1,000泰銖的規定,使日常生活消費支付更加靈活,如支付出租車費用和在普通商店購買食品等。

– 安全性提高,源於不必攜帶大量現金。另一方面,借記卡、ATM卡等各種卡片將採用芯片卡代替目前的磁條卡,該舉措將於2016年5月開始實施,未來將繼續發展為使用個人識別碼(PIN)購物。

– 與政府部門的聯繫更加便捷,不論是領取福利金(如津貼、醫療補助金等)和個人所得稅退稅等,資金將直接劃入領取者的銀行賬戶或電子錢包。此外,繳稅流程也將更加快捷。

綜上所述,開泰研究中心預計未來十年泰國電子支付金額比例將從40%升至高於50%,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至於對企業和經濟部門的影響,開泰研究中心認為將促使新支付服務提供商數量增加、電子商務業務增長以及經濟體系總體成本下降。財政部表示每年將可減少約750億泰銖的成本,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0.8%。該金額是根據銀行業每年可節省300億泰銖的成本和企業部門每年可節省450億泰銖的成本計算得出。

促使該計劃結出具體成果還需依靠以下三項主要機制的協作,包括各部門支持實施的政策和持續予以執行;發展必要基礎設施,以支持電子支付;手續費價格結構具吸引力,以及開放新服務提供商參與到支付系統的各環節中,以激勵競爭和最終能降低手續費/服務費。


文章來源:VISION THAI